摘要:首届“书香上海·东方阅读盛典”在书展首日举办


“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曾说,读书这件事从来是买得多,读得慢,但是不要紧,只要把这些书买回家,放在你身后的书架上,仿佛有一群广阔生活的保证人站在你的身后,这就是书籍的感召和力量。”8月14日傍晚,首届“书香上海·东方阅读盛典”尾声登台的**作协副主席邱华栋说,“在上海书展这样一个重要的场合,我们要不断推动读书的热潮。”


邱华栋

首届“书香上海·东方阅读盛典”由**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新华社新华出版社、上海书展办公室主办,东方读书会、新华荐书协办,与上海书展原有品牌“书香**”阅读论坛结合,邀请邬书林、邱华栋、鲍鹏山、陆铭、乔宇等五位出版、文学、教育、经济和人工智能等领域专家学者以“文学·城市·阅读·AI·未来”为主题带来演讲,通过跨学科碰撞交流,探讨阅读与未来的无限可能。活动现场预告了首届“新华荐书·东方书单”、“年度十大东方读书人”评选方案,举办了图书捐赠仪式。

**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说,和其他民族相比,阅读对我们显得尤其重要。**发明了**术,世界上最早用出版推动社会进步的国度就是**。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阅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其核心价值始终如一。它不仅是获取信息的手段,更是理解世界、塑造自我、传递文明的重要途径。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助理乔宇引用莫言的一段话“每一次科技的进步都会给文学插上新的翅膀”,“大模型、AI技术的想象力、对情感的理解能力,包括知识的准确性,尚存在局限性,我们更多地应该把其当成工具使用,不是当成替代品。坚持阅读、思考,对知识的追求和理解是AI永远不能代替的。”

“创新有四个特征:未知性、累计性、偶然性、集聚性。”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陆铭说,“创新的发生,需要人与人见面,进行知识的传播、交流、互动。知识的碰撞在什么样的空间产生?十分重要的就是城市的第三空间。上海书展、书香上海·东方阅读盛典就是这样一个公共的第三空间。”


陆铭

上海文史馆馆员鲍鹏山用“永恒阅读”概括自己的观点,“在阅读的过程中,保护理性,提升理智,‘永恒阅读’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改善生活,而是为了改善生命,让我们永远保持人类的本质,使人可以称之为人。”


鲍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