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抓住大模型产业的风口?竞争压力来自全球。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梅涛在徐汇西岸一场分论坛上分享了一组数据:未来,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有望为全球GDP带来14%的增长;世界经济总量的74%会受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有50%以上已开始规模化使用人工智能技术……

当人工智能在未来3到10年都有望延续蓬勃发展的势头,AIGC或将成为同水、电一样重要的基础设施,改变人机交互方式,推动人类走向通用人工智能(AGI)。在此过程中,大模型起到了关键的基础底座作用。

以梅涛所创办的大模型企业智象未来为例,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象大模型”是全球首个上线并开放使用的图像和视频生成DiT(Diffusion Transformer)架构模型,能够对文本、图像、视频、3D进行联合建模,满足不同行业场景需求,目前已服务超过3万家大中小企业,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被调用次数超过300万次。

这些成绩都是智象未来在去年作为“模速空间”首批入驻企业后陆续取得的。


模速空间外景 徐汇区供图

去年国庆前夕,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落地徐汇滨江西岸传媒港,同步创建上海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生态集聚区。启用300多天来,模速空间已聚集超过90家大模型企业,覆盖产业链上、中、下游,正形成全产业链闭环的生态集群。目前,一期、二期常态化运营的2万余平方米空间中,还配置了实体化运营的算力调度、开放数据、评测服务、金融服务、大模型合规指导中心等五大功能服务平台。


潮宿通过大模型赋能新职业,培养“会用AI的民宿管家”。

上海潮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推出“AI民宿管家”服务的企业。从2016年在乌镇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试水最早的AI民宿,到如今“AI民宿管家”大模型已在全国7个城市约2200家民宿使用,公司CEO林璐发现,当大模型初创企业开始进入“1到10”的阶段,且开发的大模型产品即将进入应用端时,如何申请和完成算力备案,让不少企业感到迷茫。

“有同行起初冲着模速空间的备案合规指导服务而来,来了后发现,大模型初创企业所需的备案辅导、投资对接乃至企业的曝光度提升,几乎全要素服务都能在这里获取。”林璐说。截至目前,徐汇区已累计支持22个大模型通过线上备案,占全市2/3,还推出了全市首部大模型专项政策。


模速空间实体化运作的五大功能服务平台。 舒抒 摄

对能源、文旅、金融等领域的垂类大模型企业来说,强大的产业生态供给和有效的政务服务,是获取市场和投资方信任的重要依据。

去年11月入驻模速空间的达卯智能,其自主研发的能源大模型是国内首个帮助电网实现全局动态最优解的垂类大模型。这一能源大模型的首个生成式应用“AIGC虚拟电厂”,可通过智能推理和优化算法,执行最优的能量调度策略,实现主网、配网以及微网间的电力供需平衡,促进能源的高效利用。

“我国能源大模型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主要参与者既有国网、南网这样的能源龙头企业,也有智普、阿里、商汤等基础大模型厂商,而我们则是垂类科技企业的代表。”达卯智能CEO秦岳说。

在他看来,模速空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集聚大批大模型企业,加之徐汇滨江现有的人工智能上下游企业,在这片区域能够形成大模型产业生态的协同效应,帮助企业探索新的场景,开展高频次的行业交流。


7月6日,帝国理工上海校友会“生成式AI”创新沙龙在模速空间举行。 舒抒 摄

翻看模速空间入口处电子大屏上的活动列表,7月以来,这里已相继举办帝国理工上海校友会“生成式AI”创新沙龙、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模型备案+投融资”辅导会、新《公司法》主题系列讲座等10余场行业活动,既有为“0到1”阶段企业准备的培训指导,也有为“1到10”阶段企业壮大规模开展的投融资对接。

这些活动也侧面反映出,当大模型的迭代速度远胜于传统产业,那么大模型生态社区也可能用一年不到的时间,走完传统产业园区3至5年才能达到的发展程度。

“去年此时,正在洽谈入驻模速空间一期的企业中,有不少聚焦早期大模型,譬如大语言模型中的文生文、文生图功能;今年以来,入驻二期的企业已经有聚焦工具类大模型的‘玩家’。”临港数创平台董事长、模速空间总经理陈海慈说。9月底开始,模速空间三期1万平方米空间又将陆续迎来新一批企业入驻,它们之中或许就有能开发出全新大模型产品形态的企业,创造出新的游戏品类,或是具有情感陪伴功能的人工智能等。

300天,入驻企业的技术范畴就能产生如此之变,这就是大模型的迭代速度。

随着第四期空间紧锣密鼓地规划,模速空间想要保持当下势头,陈海慈认为,至少有三大挑战要攻克。

其一是平衡招商引资与产业创新生态的需要。已摸索出的解决路径包括建立评价体系,从专业维度和商业维度为企业分级分档进行综合评估。

其二是尽快建立“引育”和“孵育”渠道,与顶尖的创投机构、风投、产业基金等建立互动,形成产业链图谱。聚焦自动驾驶、生物**、具身智能以及AIGC等赛道,有针对性地招引大模型上游的要素供给侧企业和下游的行业应用企业。

第三是构建产业生态。其中一大目标是构建“工程中试平台”,为大模型企业提供应用产品落地前的“样品试验”场景。

“大模型创业并不需要成为一名孤独的探索者;创业者应多跟‘左邻右舍’交流,在这个大模型企业高密度集聚的物理空间内,也许一个转身你就能找到答案。”陈海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