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车挪走了,建筑垃圾清理了,彭浦镇这个“三无”老旧小区焕发新生机

老旧小区里原本就紧张的停车位,还被锈迹斑斑的僵尸车、“落地生根”的建筑垃圾、无序停放的电动车占据了一部分,甚至堵住出行通道,这对于不少市民而言都倍感无奈。

近日,彭浦镇幸福一村居民区场中路2260号小区悄悄变了样,僵尸车挪走了,原本堆放了建筑垃圾的地面变得一尘不染,即将开启的“美丽家园”改造更是会让这个始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老小区焕然一新。

01

“三无小区”

如何焕发新生机?

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场中路2260号小区是彭浦镇幸福一村居委会下辖的5个小区之一,原有54户居民,目前其中一半为出租屋和空关房,另一半以高龄独居老人为主。小区基础设施经过了近四十年的风风雨雨,早已陈旧损坏,存在安全隐患,且僵尸车、建筑垃圾等问题显著,居民们常常苦不堪言。

改造前

然而,由于原始资料的缺失,该小区建成至今无法成立业委会,无法签订正式物业合同,是一个典型的无业委会、无公共收益、无维修基金的“三无小区”,这无疑给改造工程带来了巨大的难度。

为切实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幸福一村居民区党总支将老旧小区环境改造和基层党建工作深度融合,围绕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开展党建微改造项目,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居委会、楼组长和志愿者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居民们的齐心努力下,楼道清洁项目顺利开展,家门外的一方公共空间从陈旧破败变得洁净明亮。

单元楼道改造前后对比

但常年堆积在小区里的建筑垃圾、无序停放的电瓶车、一辆“扎根”不走的僵尸车又带来了新的挑战。幸福一村居民区党总支充分协调资源,经过多次商洽,为居民们争取到辖区内另一家小区的物业公司代为清理建筑垃圾和电瓶车;又多方联系交管部门、执法部门、派出所等相关单位,找到僵尸车的车主,将僵尸车搬离小区。

改造前

改造后

如今,垃圾被清扫一空,电瓶车有序停放在了规定的地点,小区里路通了,居民们的心也跟着乐开了花。“一件事”的背后有“一类事”,幸福一村居民区党总支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解决这些棘手问题后,幸福一村提炼了“党建1+5+x”的联席共治会议模式,由党总支牵头,凝聚“5”个居民区力量,即居委会(业委会)、幸福村公司、物业公司、楼组长、党员志愿者,联动“x”个社会多方力量,如共建单位、新兴领域就业人群等,充分整合社区资源,共治、共享、共赢,为居民办实事,解忧愁。

02

新外貌、新路面、新设施

即将“上线”

自2023年实施党建项目微改造以来,场中路2260号小区风貌虽然得到一定的改善,但距离居民们的期望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小区重新焕发活力需要建筑楼体、小区道路、给排水系统、安全设施、停车设置等硬件设施的提档升级。

去年,依托彭浦镇开展的社情民意大调研,幸福一村党总支、居委会向上反映小区现状,为居民争取“美丽家园”改造机会。近日,这个多年来饱受环境困扰的老旧小区终于迎来了改造的曙光。

为彻底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解决居民的居住难的问题,彭浦镇深入实地,充分倾听居民心声,精准调研,科学布局,针对居民们呼声最高、需求最迫切的问题进行合理规划,制定改造工程实施细则,让老旧小区“旧貌”焕“新颜”。

未来,困扰居民多年的墙体、屋顶渗水问题将得到解决,建筑外立面也将焕然一新,原本昏暗的夜间道路将增设照明设施,年久坑洼的道路将铺上沥青重新平整,非机动车将拥有整齐划一的停车位……一件件办到居民们心坎上的改造,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看得见摸得着,随着小区环境“肉眼可见”一步步好了,居民们也自发地养成了爱护家园的“主人翁”意识。

“美丽家园”改造设计效果图

小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依托小区环境改造工作,幸福一村党总支充分利用党建引领的先锋模范作用和纽带功能,将党组织的根扎进小区中、楼道里、家庭户,筑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桥头堡”,鼓励居民承担公共义务,逐步提高小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自觉爱护公共设施设备,维护治理环境与秩序,深化居民“我爱我家”观念,共同推进共治共管、 共建共享、 和谐发展。

“三无”老旧小区从“无人管”到“众人管”,让居民享受新生活,为小区居民的幸福感再加码,这就是彭浦镇幸福一村在改造中探索出的“幸福改造经验”。后续,幸福一村党总支还将以彭浦镇开展新兴领域党建全覆盖工作为契机,全方位排摸社区内及周边新兴行业领域党员,通过党组织的号召力、向心力,有效引领新兴领域党员参与小区共惠共治的“智理”热情。

记者:蒋文婕

编辑:史笑雨、谢瑞临(实习)

信息来源:彭浦镇采编基地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6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