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果”味浓

来源:广西日报

添翼种养专业合作社竹笋加工。

村民在把竹笋去壳。

雨后的天空,格外湛蓝清澈。山村里,风摇翠竹,婆娑多姿。

“等会村民又拉一车新鲜竹笋过来了。”7月中旬以来,柳州市柳南区4万亩麻竹笋迎来第一波集中上市,黄继华每天忙着盘算打理收笋、卖笋事务。

“刚到市里洽谈一笔业务,今年竹笋价格相比去年下降了一些,我们要走出去,挖掘更多订单。”黄继华是柳州市笋鲜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每年7月至10月,是当地竹笋采收季,也是黄继华最忙碌的时候。

“一天能剥500—750公斤,收入有150元左右。”合作社位于柳南区太阳村镇百乐村,生产车间里,李玉琴和村民们正在熟练剥着竹笋。

“因为是合作社,我们会以保底价收购村民的竹笋,并请附近村民来剥笋,每天按剥笋重量计算工资。”黄继华说。

“我家从1996年就开始种竹笋,后来村民也跟着一起种,现在全村竹笋种植面积有2000亩左右。”因为长期和竹笋打交道,黄继华对近30年来竹笋市场的发展和变化有深刻体会,“价格高的时候,一亩竹笋能收入3000—4000元。”

剥好的竹笋会被腌制成酸笋,最终提供给各地的螺蛳粉店。“合作社现在每年的酸笋产能在35万公斤左右。”黄继华说。

这两年,柳州螺蛳粉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也活跃了整个原材料市场。

“以前柳州的螺蛳粉厂家和粉店,基本都是用本地种植和腌制的酸笋,老柳州人叫做‘笋果’,但这两年市场需求大了,广东、云南和广西其他地方的竹笋,也大量涌入柳州市场,这对价格造成一些波动。”黄继华决定把更多心思放到产品求质、渠道求变上。

“腌制酸笋是有讲究的,快的话,有些酸笋15天就能腌制成品出货,这类酸笋少了点笋香味,我一般都腌制40天以后才出货,保证那种地道的‘笋果’味。”黄继华指着腌缸里的酸笋说。

触摸产业发展的脉搏,感知市场前行的脉动。和黄继华一样在求质求变的,还有柳州市添翼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天义。

“为了提高产品品质和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我们加强与华南农业大学、广西林科院、广西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研发,对产品进行技术量化和定标准。”刘天义说。

该合作社主要生产酸笋、酸豆角、酸菜等腌酸品,为螺蛳粉厂家和原料经销商供货。

基于家乡情怀,刘天义2017年返乡创业,从种火龙果、豆角到种竹笋、腌酸笋,他感受着乡村产业振兴的点点滴滴。

“我们自己也种了4500多亩竹笋,并带动附近村民种植。现在和村集体合作,每年给村集体经济贡献30多万元收入。公司目前有32名员工,绝大部分都是附近的村民。”刘天义说,近两年来,为应对市场的变化,公司不断根据客户需求调整和增加腌酸品的种类,在保障品质的同时也积极拓展广西区外消费市场。

“目前除了腌制酸笋外,我们也根据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的消费习惯研制和推出酸菜,得到了这些地方客户的认可。”刘天义说,“今年上半年公司产值超过了500万元,下半年一般是消费旺季,我们今年的目标是1000万元。”

乡村振兴,产业为重,一根竹笋,万千文章。

“我们紧紧依托竹笋资源,一方面通过低产林改造、产业奖补等措施,大力推进竹笋种植,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现有合作社职能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开发合作,常态化开展实体经济调研服务,努力助力经营主体解决实际困难,打造‘政府(引导)+企业(销售)+专业队(种植)+农户(管理)’发展模式,让乡村振兴成色更足。”太阳村镇党委书记王伟波介绍。

柳南区现代农业产业服务中心主任唐丹萍介绍:“柳南区专门建立了技术服务团队,从田间地头的技术指导到竹笋品种的迭代升级,都提供科技创新的技术保障,让竹笋产业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更富民、在市场变化中更有竞争力。”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陈明桂 通讯员 黄永成 芦晓峰 文/图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