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张朝阳与 TCL 李东生深度对谈,解析 TCL 全球化与技术力背后的正确路线

图片[1]-搜狐张朝阳与 TCL 李东生深度对谈,解析 TCL 全球化与技术力背后的正确路线-萌番资讯网

近日,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物理学博士张朝阳与 TCL 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举行了一场高信息密度的深度对谈,不仅对 TCL 的全球化思路进行了梳理,还深入解析了 TCL 的技术力。

作为一家跨越超 40 年历史的企业,全球化战略为 TCL 的不断攀登提供了新动力引擎;而作为引擎的燃料,技术路线选择、规模优势等均为 TCL 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支持。

其实,无论是 TCL 的全球化还是技术力,最终均导向了一个复杂且深刻的问题的答案,即“为什么说 TCL 选择了正确的路线”。

全球化引领 TCL 不断攀登

2023 年,TCL 以 TCL 科技和 TCL 实业两大实体,实现营收近 3000 亿元。

TCL 科技实现营业收入 1743.67 亿元,同比增长 4.69%。

TCL 实业实现营业收入 1203.2 亿元,同比增长 13%; 整体毛利率达 20.5%。

可以说,TCL 取得优秀成绩的背后,既离不开 TCL 穿越周期的一步步跨越,也离不开 TCL 全球化战略的扎实推进。

2004 年,TCL 一连做了两个并购,先后收购了汤姆逊彩电业务和阿尔卡特手机业务,成为当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经典案例。

“这两个并购,使我们的业务迅速扩展到全球。”李东生表示。

虽然此次并购在当期为 TCL 带来了数年的巨额亏损,但 20 年后回看,并购所持续释放出的产业价值,让外界难以再断言这断言的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与之相反,因为坚持,李东生直言“熬过来了”。“这两个并购,使我们的业务迅速扩展到全球,特别是在欧洲和美国地区,收购产品业务,也是进入市场渠道。”

与此同时,全球市场带来的巨大业务体量,也是 TCL 之后敢于加码上游半导体显示业务的关键基础。

除了在全球快速建立起渠道、市场,更重要的是并购倒逼 TCL 快速具备管理跨国企业的能力。张朝阳对此直言“一个国内本土起来的企业,在文化、管理、理念以及决策机制方面,能够成为一个世界级的企业,必须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能力才能够建立起来,并购确实给 TCL 注入新的基因。”

2006 年 TCL 在香港及海外营业收入已经占比 53.36%。

次年,TCL 扭亏为盈,实现归母净利润 3.96 亿元。

时至今日,在中国企业出海热的当下,TCL 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样本。即企业从输出产品到共建工业能力,打开新的发展空间,将中国的产业优势输出到全球,追求在全球市场实现更大价值,就必须要开拓全球市场。

目前,TCL 已经在全球建立了 46 个研发中心,38 个制造基地,业务范围触达超过 160 个国家和地区。据 GfK 和 Circana 最新报告显示,TCL 出货量市场份额在海外近 30 个国家排名位居前五。李东生介绍,从 TCL 终端产品来看,海外销售已经占比高达 60%, 国内销售占比为 40%。“而且未来,我相信海外的比例还会提高。”

技术力拉动增长引擎

TCL 不仅在战略选择上选择了正确的路线,还在技术力上不断发展。

“在 2000 年以后的那个十年,韩国品牌快速超越日本品牌,重要的原因就是韩国的三星和 LG 都有自己的平面显示产品 LCD。所以整个日本的显示产业,衰落得非常快。”李东生向张朝阳介绍当时的行业格局时表示。

中国显示产品企业,要能够和韩国竞争,必须要在显示器件方面有所突破。

为此,TCL 选择进军上游半导体显示产业,增强自身的竞争壁垒。

2007 年,TCL 建设了 LCD 模组工厂。当年年报数据显示,在中国市场,TCL 年内 LCD 产品的销量同比增长超过 60%, 北美市场,TCL 扩大了 LCD 产品的市场份额,LCD 产品销售比例较去年同期倍增。

2009 年,TCL 华星成立;2010 年 1 月,总投资 245 亿元的中国大陆最高世代的液晶显示面板生产线在深圳正式开工,标志 TCL 在彩电产业链垂直整合及平板显示产业竞争力方面迈出了重要而关键的一步。

TCL 华星的 LTPS (低温多晶硅) 产能已经达到世界第一。据群智咨询文章显示,LCD LTPS 具备多晶结构,其结晶形态整齐且具有方向性,因此迁移率可达 a-Si 100 倍-200 倍,响应速度更快;同时其 TFT 开关尺寸更小,像素开口率更高,可制作高分辨率、高刷新率、低功耗、轻薄化显示产品。

图片[2]-搜狐张朝阳与 TCL 李东生深度对谈,解析 TCL 全球化与技术力背后的正确路线-萌番资讯网

除了全产业链布局之外,TCL 也在技术路线选择上也走出了正确的路线,走出了一条中小尺寸领域探索印刷 OLED 显示、大尺寸领域研发并引领 Mini LED 的技术路线。

2017 年,TCL 开始研究进入 OLED, 并在武汉建立了 t4 OLED 工厂。不过,OLED 技术类型多样,选择何种 OLED 技术也成为 TCL 面临的一场考试。

“我们已经有传统的蒸镀式 FMM OLED, 但是下一代有三个路线选择,大尺寸的 8.6 代是走 FMM 的路线,还是走 ViP 路线,还是走 IJP 印刷打印路线?”李东生表示,“TCL 华星选择 IJP 的路线。”

据中泰证券研报显示,印刷 OLED 技术采用喷墨打印将 R、G、B 三色材料涂膜于基板上,定位精度可控制在微米之内,且不需要掩膜板,理论上印刷 OLED 产品良率要高于传统蒸镀技术。

而且,中泰证券还表示,较蒸镀工艺需要真空、高温等工作环境,喷墨印刷在常温、正常大气压即可完成,投资成本以及印刷运营成本都会更少,材料利用率达到 90% 以上,整体可节约大约 2/3 的成本。

同年,TCL 也开始研发 Mini LED 背光技术,并渐渐显示出其强大的增长空间。

李东生告诉张朝阳:“经过 5 年的努力,在 2021 年-2022 年,这一技术显示出竞争优势:2022 年,Mini LED 的产品增量非常快,而 2022 年白光 OLED 产品市场份额不再增长了……2023 年,白光 OLED 下降,而 Mini LED 背光上升了。”

群智咨询文章显示,Mini LED 背光技术通过对背光局部区域的精准控制,显著提高电视的对比度和动态范围,改善传统 LCD 显示在对比度、色彩饱和度等方面的不足,为观众带来更加真实、逼真的画面观感;同时,由于其高亮度、高色域的特点,在呈现 HDR 内容时具有出彩的表现,能够提供更加细腻的色彩过渡和更深的黑色画面。

群智咨询 (Sigmaintell) 统计数据显示,2023 年全球 Mini LED 背光电视出货量达到 320 万台,同比增长 10.7%。预计 2024 年-2025 年全球 Mini LED 背光电视出货量增幅扩大,其中 2024 年出货数量达 560 万台,同比增长 73.3%, 到 2025 年出货规模将达到 750 万台,全球出货规模有望超过 OLED 电视,成为全球高端电视市场的主流。

李东生也在节目现场预判:“2023 年 Mini LED 背光的产品在高端大屏显示方面已经超越了 OLED, 这个趋势在 2024 年持续,我相信 Mini LED 这个产品在未来将会成为大屏幕显示的一个技术主流。”

从技术点到技术路线,再到规模优势,TCL 稳扎稳打,打出了一套 TCL 组合拳与方法论。

时至今日,TCL 华星是全球第二大显示面板生产商。在 55 吋及以上尺寸电视出货量、电竞显示屏、Mini LED 和量子点电视等多个垂直领域,TCL 拿下了多个全球第一和中国第一。

如今,李东生依旧保持活力与乐观,他告诉张朝阳:“我还需要不断的学习新东西。作为企业家,我觉得要保持自身的激情、成功的欲望,这是很重要的。在自己的努力、往前走当中,寻找人生价值的意义。”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