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云半间
有朋友赴美,想在国内网站买个西班牙海鲜饭锅带回去,原因是价格跟美国相差6倍。
后来看亚马逊和TEMU上,同一个锅,如果是**产,价格与国外相差无几,西班牙产的要贵上好几倍。
现在,盖上义乌戳的小商品卖遍了全球,按照比较优势,有一统全球消费市场之势。
2015 年,吴晓波写了一篇《去日本买只马桶盖》,国人痛心于偌大的**就制造不出智能马桶盖,当时,国人在日本不光买马桶盖,还买电饭煲、感冒药、化妆品,多了去了。
人们津津乐道于日本的工匠精神,但也暗含了另一层意思,日本只能当工匠,论创新能力实在不如很多**。
时移势易,将近十年后,买马桶盖的人少了,资本流动却暗潮汹涌,全球对日本经济复苏、股市上涨、日元贬值的讨论有增无减,以半导体为主的日本高科技有卷土重来之势。
日本经济的大问题是消费者不消费,
关键是不涨工资
日本经济正在走出通缩阴霾。
2024年2月28日,JP摩根发布研报,日本经济走出了长达二十年的停滞与通缩,走入增长区间。
根据2024年2月15日日本内阁公布的数据,2023年日本GDP同比增长1.9%,名义增长率达到5.7%,全年GDP总量达到591万亿日元,按照全年平均汇率,折合4.21万亿美元。
虽然被德国反超,跌出世界前三,但不必过虑,主要是因为日元汇率大幅贬值导致,而不是日本经济不景气。
作为经济晴雨表,日经225指数终于超过了1989年的最高点,这一轮启动从2012年安倍经济学开始,至今还没有按下暂停键。
1989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日经225指数收于38,915.87点的高位,为日本二战后持续几十年的繁荣画上了句号,而后陷入辜朝明所说的资产负债表衰退。
如今日本经济表面上扬眉吐气,但存在滞胀压力,日本存在国内消费者不消费、只存钱的怪圈。
近两个季度,日本GDP增速不如人意。
5月16日,日本内阁府发布初步统计结果,2024年第一季度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降0.5%,按年率计算降幅为2.0%,降幅之大超过媒体和机构预期,股市报以大跌。
6月10日发布了修正值,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后的实际GDP比上季度下降0.5%,换算成年率为负增长1.8%,虽然高于初值的负增长2.0%,还是负值。
另一方面,日本人不消费,低欲望社会被实锤。
日本通胀上升,薪酬增长不快,导致内需一直难有起色。
根据作者斋藤太郎的分析,工资不能跟着物价涨,从2022年4月以来,日本人的名义工资除以消费者物价指数后得到的实际工资一直同比减少。
最近一年多,由于就业率上升,工人工资有所上涨。2023年的日本劳工组织的“春斗”,涨薪率为3.6%(基本工资上涨2%左右),创下30年来的最高水平,预计2024年下半年实际工资会转为同比增长。
看来,不消费是因为没钱,日本工薪阶层也是悲催的蚂蚁一族。
(图源:pixabay)
按照6月10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日本个人消费连续4个季度减少,从雷曼危机(2008~2009年)以来再次长期走低。
害怕了经济不确定,无论经济好还是不好,日本人永远储蓄,消费像古井一样没有波澜。
当然,这是相比而言,从国际上看,日本人均寿命世界第一,******全球最高,个人金融资产全球最高,基尼系数0.32,是全球最公平的**之一。否则,也没那么多人去。
从数据推断,可能的结论是:
安倍经济学有效,日本经济和股市持续增长;
日本国内的劳动力短缺和收入难题,消费者难有信心;
日本正在进入新一轮实体和资本市场的上升周期;
日本国际游客人数大涨,是资本流入日本的重要一环。
受益于大国纷争,日本经济车轮快速转动
日本经济的快速启动,主要因为大国纷争,形成了新的供应和产业链条。
日元汇率贬值,并不是日本经济糟糕的标志,而是西方经济体允许日本经济重振的信号。
《**经营报》4月6日采访了几位资深人士,共同结论是,目前的国际形势和地缘政治变化提升了日本的吸引力,特别是对于敏感行业的投资,例如芯片、AI和*****等。此外,区域性产业链的再构建也让日本享受到一定的产业红利。
仅从一个重要行业看,日本半导体业投资大增。
根据日经网去年12月的报道,2023财年(截至2024年3月),预计日本国内6家半导体制造设备企业的研发和设备投资的合计投资额达到5470亿日元,相比5年前增至1.7倍。
在年底东京举行的“日本半导体展览会(Semicon Japan)”,Tokyo Electron的社长河合利树在12月13日表示。“到2030年,半导体市场预计将超过1万亿美元,行业具有巨大潜力”,
以台积电(TSMC)和美国美光科技等海外半导体大企业积极投资日本为东风,日本的设备企业也在加快技术创新和产能增强,熊本等地热得发烫。
相比上世纪80年代日美贸易战之间,美国对日本半导体的打压,不禁让人感慨今夕何夕,沧海桑田。地缘政治总是这样来回摇摆。
相比欧美而言,日本制造效率比美国本土要高得多,因此成本更低,东亚人的吃苦和手巧在半导体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看来,半导体制造业的优势在东亚是有道理的。
日本的另一个优势,是精英规划。日本的通产省、**省等一直起着关键的规划甚至是建设作用,联结全球和日本国内的大企业,与新加坡一样的精英规划,在特殊日期可以彰显效率。上世纪日本的半导体就是这么起来的,如今同样如此。
几十年过去,终于迎来一米阳光,日本**抓住机会“大补特补”。
(图源:pixabay)
4月10日,日经中文网发布了日本**相的咨询机前一天小组会议上公布的数据,日本**对半导体产业的支援变得比欧美更加优厚。
美国的支援金额在5年内达到7.1万亿日元,超过日本。但支援金额与美国GDP之比仅为0.21%;
日本3年间的支援金额达到3.9万亿日元,与日本GDP之比达到0.71%,美国不到日本的3分之1;
法国在5年内对半导体产业的支援金额为0.7万亿日元,与GDP之比为0.2%;
德国为2.5万亿日元,与GDP之比为0.41%。
本质上看,日本的半导体创新能力远不如美国,甚至不如**一些企业。
但关键问题来了,你比创新能力,人家跟你比宽松的国际贸易交流空间;你比贸易空间,人家跟你比吃苦耐劳,相比美欧,日本人显然更吃苦耐劳;你比吃苦耐劳,人家跟你比稳定的优势,相比东南亚,日本人**没有出大纰漏。
虽然有人口等方面的劣势,但是,风来了。
日本真正的优势在改革和国际化
经历失落的三十年之后,日本在两个方面发生了变化,这成为现阶段日本真正的优势。
日本有了改革的决心和经验。
**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季风总结了日本的改革历程。
在20世纪90年代前,比如战后改革日本宪法、日本经济三大改革,以及后来扩大内需结构改革等,都是在美国主导或“外压”下进行的。
日美贸易摩擦后,日本强化了改革意识,1986年发表的《前川报告》强调了结构改革的必要性,强调了日本经济以内需为导向的模式转型的必要性。
可惜,改革太晚、动作太慢。
1990年以后,日本进入本土改革加速期,近30年来,日本经济经历了桥本六大改革、公司治理改革、小泉结构改革、安倍经济学、岸田的新资本主义改革等,实际上改革基本没有中断过,获得了“改革红利”,而且改革自主性更强了。
小泉、安倍等人是坚定不移的改革者,有足够的决心,幸运的是,也有足够的能力。
在日本失去的三十年中,建立了一个隐形的经济帝国,这使得日本经济更加国际化。所以,日本经济不能单纯以衡量国内的GDP分析,更要分析GNP。
(图源:pixabay)
还是来自张季风的数据,日本制造业海外生产比重占25%,若以海外投资企业为基数,更是高达38%。
日本在美国、欧洲、**等各大经济体都有广泛投资,自由贸易协定等覆盖率近80%,可谓全天候无死角,所以,日本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产业空心化。
日本拥有429万亿日元的海外纯资产,接近欧美发达**海外纯资产的总和,相当于日本GDP的75%—80%,海外再造了一个日本。
在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的海外纯资产只有30万亿日元规模,相当于30年间涨了10多倍。这些海外资产都是优质资产,全球平均收益率高达8%,使得日本绕开了贸易壁垒,能够可持续发展。
对外开放和真正的国际化,才是日本这样资源、人口逐渐不占优势的**的真正优势。
不难理解,为什么当下有那么多人去到日本观光。
日本**旅游局(JNTO)4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到访日本的外国游客人数为25066100人,大约是2019年历史峰值的八成水平。
今年3月,更是达到308万人,比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3月高出11.6%,人数超过了过去的单月最高水平(2019年7月,299万1189人),首次突破300万人。
大家观赏千年前的建筑,观赏禅文化,也想解答一个问题。日本,为什么能够屡次重生?
财经女侠、檀姐姐,与在日本将近三十年的“日本通”徐静波一起,从死看生。
去“活着”的地方,寻找过去的生机,寻找当下的能量,寻找到生命的一线共鸣。
2024年初夏,我们相约京都,历经千年而不朽的城市,在古老的外表下却拥有当下的创新企业,本身就是生命密码。
在不可预测中,依然有不变的东西如约前来。
6月30日到7月4日,京都“寻生”之旅,放下一切,出发。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