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雁默】
“当人们感到不确定时,他们宁愿要一个强大而错误的人,也不愿要一个软弱而正确的人。”——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
特朗普遇刺,共和党惊喜收割“英雄”“殉难者”“烈士”等标签,做梦都会笑,连寻常百姓应该都直觉认为,比赛结束,特朗普赢定了。
《华盛顿邮报》网站截图
在这类事件里,真相是最不重要的事,尤其发生在大选之前。台湾人都记忆犹新,当年陈水扁的“两颗子弹”如何颠覆了选情;到底是不是政治暗杀,根本不重要,重要的只有“血的记忆”认知,而擂台上,没流血的选手输。
然而,这对最近遭到大量同仁逼宫的拜登而言,真的是坏事吗?恐怕也不尽然,因为本来跃跃欲试想取代拜登的那些人,现在可能反而胆寒了——若自己上也是注定炮灰,不如就让拜登承担所有战败之责吧。
论未来发展,共和党自认躺赢,而在民主党这一端,则是“祸兮福所倚”。
可能性一:放弃总统,全力挽救国会席次。这意味着拜登不会被换掉,而会成为“牺牲打”,民主党可按照“物极必反”的原理,顺势催出支持者的危机感,踊跃支持党籍国会议员,扩张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的在野制衡力量,退而求其次地实现朝小野大的局面。
可能性二:换掉拜登,改由志在竞选2028总统的年轻精英,意不在今年当选,而在于取得4年后重返执政的能量。与此同时,保住这一次大选后的国会席次优势。当然,摆脱了“失智总统”的疑虑后,也不排除年轻候选人惊险赢得总统大位的一丝可能。
换言之,特朗普遇刺,民主党也可看成机遇而不是丧钟,保住国会席次必然是党内共识,而且会因特朗普遇刺而得到强化。只是,选举策略操作起来会困难得多。
文首克林顿那段话,是亲民主党媒体在灾难性的总统辩论后,普遍流传的政治箴言,意在换掉拜登。尽管CNN盘点了特朗普辩论中高达30个错误(虚假言论),但“强而错误”,总是赢过“弱而正确”(“strong and wrong” always trumping “weak and right”)。美国人永远笃信达尔文式教条,重点在于“强弱”,而不是“对错”。
事实上,克林顿这番话的原文里,没有“trumping”——意思是,打出王牌而赢,可理解为象棋中的“将军”——这个词,但媒体刻意使用“Trump”一语双关,凸显其对拜登失智的焦虑。
“强而错误”的美国,是全世界政治领导人准备迎接的现实,因为当前,是20年来人们特别感到不确定的时代。我们看今年选举,从欧洲到美国,都强烈感受到人民期待强而有力的领导人带领他们走出困境,而意愿如此强烈,以致该领导人是对是错,并不那么重要。
毫无疑问,特朗普“才华洋溢”,知道在关键时刻应该如何展现强人形象,那一张脸上布着血痕、在星条旗背景下举手示强的照片,堪称完美,片刻间就将自己写入了历史。同样状况,换作是拜登,恐怕是狼狈万状。
特朗普“名场面”
民主党人长久以来对特朗普的批评,一夜噤声,因为那张照片让特朗普成了“自由男神”,凡人无法挡。
紧接着要上演的是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特朗普与他选择的搭档将在会上正式获得提名。副总统候选人是谁?现在已经不那么重要,只要放上“自由男神”的照片作为背景,发光体就只有特朗普一人,其他人都只是踊跃借光的杂鱼。
参与这场王者盛会的台湾政客,包含蓝绿白的党籍代表。不分朝野,台湾政客早在特拜首轮辩论后,便将跪姿调整到共和党方向,毫无悬念地押宝特朗普。
特朗普重返白宫,对台湾意味着什么,我放在最后谈,先讲讲应景电影《美国内战》(Civil War)。
电影《美国内战》到底在讲什么?
最近最赏心悦目的事,就是亲民主党媒体的崩溃表现。
7月14日的纽约时报中文网,在“自由男神”头版新闻照片的旁边,是前几天好莱坞影星兼民主党人乔治·克鲁尼发表的“温情逼宫”文章——《我爱拜登,但他是时候退出了》。